千呼万唤终于始出来,“小公举”三号线今天正.式.开.通!
大家现在的状态不是在乘地铁,就是在去乘地铁的路上…… 然而,不知今天乘坐的时候有没有发现:相比一二号线只在北大街开启另一侧车门,三号线开启另一侧车门的站会比较多,共6站。 这样,大家平常有一个习惯性动作,导致危险的几率将会大大的提高!且除了危险,还会增加许多尴尬的事情。 三号线哪些站开启另一侧门? 1、2号线在北大街换乘的时候会开启行驶方向的右侧车门。但是3号线的两个换乘点——通化门站、小寨站,并不会开启另一侧车门上下人。 因此,3号线地下段的时候,大家请放心大胆的看手机谝闲传,因为所有站开门都在一侧。这种上下乘客的站台被称为——岛式站台! 如下图: (图片来自网络) ▲ 乘客在中间上下车,列车在两侧运行。此类站台,乘客均是从列车开往方向的左侧车门上下车。
3号线需要大家开始注意哪侧开门,是7座地上高架站。地上段除了香湖湾站,均会开启列车行驶方向的右侧车门上下人,与地下段相反。 红框内(除香湖湾)为3号线开启行驶方向右侧车门站 这种方式上下乘客的站台被称为——侧式站台! 如下图: (图片来自网络) ▲ 列车在中间运行,乘客从列车两侧上下车。此类站台,乘客若要乘坐相反方向的列车,需要下楼梯再上楼梯去到另一边换乘。 不仅危险还尴尬 三号线专"治"靠车门党? 虽然每站停靠时,车门都会通过亮灯标识、广播提醒乘客哪侧车门将开启,但很多人不是在玩手机、聊天,就是在听歌放空,哪个门下车多半靠潜意识和惯性。 这类人里还有一个族群——“靠门党”,靠友们一定要注意,乘三号线对你们来说危险系数真的很大啊! 三号线有明确的安全提醒标志,其中包括“禁止倚靠” 靠着呢,摔出去了! 对于习惯了上车没座位,就径直走到对面车门靠着的童鞋,你可能靠着靠着,背部突然就空了,瞬间跌出车厢外四脚朝天。 摔出去没事儿还好,大不了尴尬一下爬起来就行,但如果是后脑勺先着地,可就相当危险了! (图片来自网络) 除了靠着没留心此侧门会开启被甩出去,还有一种更频繁发生的危险:上车后不去靠对面的门,而是直接靠在背后刚合上的门上。这样,头发、衣服等被夹住的案例经常发生。
摔出去了,还上不来! 靠着的门突然开启,也有一种可能不摔倒——门外是“人墙”!!!高峰期的时候,如果你摔出去了,倒不用担心摔倒,要担心的是出去了你还能挤得上来不! 下车靠惯性的童鞋,大写的崩溃! 下车多半靠潜意识和惯性的乘客,对于三号线的一会儿这边开一会儿那边开,可能会被“玩死”! 假设地下段为左侧开门,到了地上段,你早早从拥挤的人群中换到了左侧,然而右侧门开了!你恍然原来地上是右侧门开,坚定的站在了右侧门口,到了香湖湾站左侧门开了!!
下车靠惯性的童鞋,大写的尴尬! 对于左右徘徊不知道哪侧门开的宝宝,若再好死不死遇个高峰期,你极可能就下不去了!请坦然迎接大家直视你的目光。 当然,还有下面这种不知道本侧门会开,无防备手机被抢这种小概率事件,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…… (图片来自网络) 注意!地铁上有三个危险地带 地铁上有三个危险地带,大家搭乘时一定要注意避开,或警惕。 (图片来自网络) ▼ 列车车门与车体间 就是我们常说的车门旁边,一边是扶杆,一边是车门,中间的三角区域是乘客最爱靠的位置,但车门和车身之间有个缝隙,如果站在这里,要提防被夹。尤其是小朋友,他们的手小,当他们倚靠的车门开启时,若不小心手会被带进缝隙中,十分危险。 ▼ 车门 列车开关门时,附在车门上的头发或者衣物容易被顺带着夹住,发生车门夹人夹物,严重的还会影响列车正常运行。 站在车门处的乘客,不要倚靠或手扶车门,谨防开关门时发生意外。 ▼ 折棚 地铁车厢之间的贯通道上都有折棚,这是车厢连接处的封闭装置,既封闭车厢,又保证车厢间有伸缩的空间。它的威力可不小,为防止被夹,站在此区域的乘客一定要握好扶手。

|